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春深囚宦

第65章 太医署(小伏笔)

春深囚宦 暴君不早朝 1959 2025-10-08 20:01

  陆棉棉喉间堵塞着暖流与酸涩,依言捧着那碗沉甸甸、香喷喷的鸡汤,小心翼翼地吹着气。老婆婆看着她乖巧喝汤的样子,脸上的皱纹笑得像绽开的菊花。

   “婆婆,大叔,”陆棉棉喝了几口,暖意蔓延到四肢百骸,她放下碗,看着同样满脸疲惫却强打精神照顾他们的老人,由衷地说道,“这鸡……。您们二老也累坏了,快来一起吃些!”

   “哎哟,使不得使不得!”老婆婆连忙摆手,头摇得像拨浪鼓,“你们遭了这么大的罪,身子骨要紧。我们这老胳膊老腿的,喝点汤就饱啦!精华都给这位小爷留着补身子,他流了那么多血,得好好将养!”

   说着,她不由分说地把碗又推回陆棉棉面前。

   老大夫也在一旁憨厚地笑:“你婆婆说的是。我们不饿,你安心吃你的,别管我们。”

   陆棉棉看着他们身上洗得发白的旧衣,再看看这简陋却整洁的茅屋,心头那股暖意与酸涩交织得更甚。

   陆棉棉坚持道:“这么多呢,我一个人也吃不完。婆婆,大叔,这一只鸡,我们四个人分着吃才最香。若您们不吃,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。救命大恩,无以为报,难道连分享一碗鸡汤都不许吗?再说,薛…我家官人一时半会也吃不了这么多。”

   她言辞恳切,眼神里满是真诚的坚持。老夫妇对视一眼,眼底都是感动和无奈。

   “你这孩子,真是拗不过你……”老婆婆叹了口气,脸上却带着笑。她终于是妥协了,走过去重新拿了两个豁了口的粗瓷小碗,“好好好,陪你吃两口。”

   老大夫也没再推辞,只是嘟囔着:“老婆子,别盛太多,给闺女他们留多些。”

   老婆婆手脚麻利,在两个小碗里各盛了半碗澄清金黄的鸡汤,又小心翼翼地用筷子夹了两块炖得酥烂但基本没什么肉的鸡架,放进碗里,真正的鸡肉块还是留在了大碗中,连带着大半碗鸡汤。

   “喏,这就够了,味儿够香!”老婆婆把碗递给老大夫和自己,满足地啜了一小口,“嗯!熬了这么久的汤,味儿是真足啊。”

   陆棉棉看着二老碗里的清汤和没什么肉的鸡架,知道这是他们能接受的底线了。她心里又是感动又是难过,鼻尖再次泛酸。

   她不再多说,捧起自己那碗重新装得满满的鸡汤,埋头喝了起来。汤味醇厚,鲜香浓郁,带着农家土鸡特有的浓烈滋味和姜的暖意,顺着喉咙滑下,熨帖着冰冷的四肢百骸,也暂时驱散了心头的阴霾。

   屋里一时只有啜饮热汤的声音和炉灶里柴火细微的噼啪声。昏黄的油灯映照着每个人的侧脸,竟显出几分劫后余生的宁静祥和。

   陆棉棉慢慢地吃着碗里的鸡肉,为了打破沉默,也为了多了解这两位救命恩人,她轻声开口,带着对长者的温和敬重,“婆婆,大叔,您二老心肠这么好,老天爷保佑,家里也定是儿孙满堂,福气绵绵吧?”

   这句话仿佛一下子打开了老夫妇的话匣子,尤其是老婆婆,眼神瞬间亮了起来,连脸上深刻的皱纹都舒展开了不少。

   “哎!闺女,你这话可说到俺老婆子心坎儿里了!”老婆婆放下碗,用围裙擦了擦手,身体微微前倾,脸上满是藏不住的骄傲和憧憬,“我们家啊,就一个小子!前些日子,刚出发,往京城去啦!”

   “京城?”陆棉棉配合地露出好奇的表情。

   “是啊是啊!”老大夫也忍不住接过话茬,捻着花白的胡须,努力维持着淡定,但那微扬的嘴角和发亮的眼神却出卖了他内心的激动,“去考那太医署!就是给皇宫里的皇上和贵人们看病配药的最高衙门!”

   “太医署!”陆棉棉是真有些惊讶了,“那可真是了不起!”

   “是哩是哩!”老婆婆兴奋得拍了一下大腿,“那小子,打小就跟着他爹认草药,摸脉象,脑子不笨又肯吃苦。我们这儿偏远,没啥大出息,老头子就说,学医也是一条出路,真本事在身,到哪里都不怕。这不,前年考到了扬州府医官那儿当了个学徒,积攒了几年本事。今年正赶上太医署三年一次的大考,名额可金贵着呢!好不容易托了府城的先生给写了荐书递上去,竟然初选过了!可把我们老两口乐坏了!”

   老大夫补充道:“也就是十来天前的事儿,小子揣着家里东拼西凑的盘缠,跟他师父一起,上京赴考去了。说是要去好几个月,得等考完出结果。”

   陆棉棉放下手中的碗,由衷地称赞道:“能去考太医署,本事定是极好的!婆婆大叔,您二老教子有方,福气还在后头呢。我相信小哥一定能考中,将来在太医署当差,您二老也能跟着享福,光耀门楣了!”

   “借你吉言!借你吉言!”老婆婆笑得合不拢嘴,眼角的褶子都堆在了一起,“咱也不求他能给贵人们当多大官,能在太医署那圣洁地界学成一身真正的好医术,以后安安稳稳地悬壶济世,做个好大夫,我们就心满意足啦!”

  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